注册  |  找回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社员空间 > 精选文献 > 精选文献

营建湖甸渔庄创议书

时间:2013-07-18 13:58:21 来源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营建湖甸渔庄创议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曹大铁

       江南、吴中,六朝隋唐以来,不论在自然环境上或人文风物上,一直为人们欣羡的所在。正因为这儿物阜民富,人杰地灵,气候宜人,我们在历史诗歌中无数绮丽的辞句、词汇,令人向往,那么作为这一地区的居民,该是十分的幸运的了。
       如果我们翻阅地图,拓广视野,看到互延万里的长江,东归大海,在江流的尽头,便是吴郡。群的北境,是周逸民虞仲的遁隐所在,因有“虞邑”的古称;又是孔门弟子言游的故里,这里有岗峦起伏的虞山,碧波浩荡的尚湖,山光水色,朝晖夕映,在晦明风雨中,呈现出各个不同景观,也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了“虞山十八景”的题名,载在邑志,其中便有“湖甸烟雨”这一胜慨。
       如果你泛舟尚湖、远眺虞山、北顾湖甸,你会欣喜惊奇,你好像在披读米虎儿的“潇湘奇观” ,赵子昂的“水村图” ,高房山的“云横秀岭” ,黄大痴的“磻溪渔隐” ,“富春山居” ,吴仲圭的“渔父图” ,倪云林的“虞山林壑” ,“渔庄秋霁” 。看过了这许宋元名迹,才能恍然领会到“湖甸烟雨”的命名不是偶然的。
       湖甸地邻近市,紧接着西城城郭。虞山原有“十里青山半入城”的诗句,南山的山麓面向尚湖,湖上浮起两个芳甸,靠近山麓的一甸与山地仅隔一水,便是明秀的山塘,塘上架设三座石拱桥,衔接湖甸而大小湖甸之间,又有大河间隔,直到近时才建起新型的桥梁。从此湖甸、山林、城市结为一体。
       大小湖甸总面积1000亩,现有居民4400多户,其中大半是出没烟波的渔户,其中也有务农和手工业的,现在时代变了,外出谋生从事工业的人也少了,他们的列祖列宗,几世几年,安居乐业,生老病死在这两个芳甸之上。居民中有很多结成姻亲的,我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   这里不仅是文学名区,还是艺术渊薮,众所周知宋末元初的国画大师黄公望(大痴),便生长、生活、终老在这里的。此后,明代的四大画家、清初的六大画家,都是常来绘画吟咏,流传下来有不少摹写“湖甸烟雨”的粉本。
       在诗学上,也有过以钱牧斋为首冯钝吟为副的“虞山诗派” ,在前代常熟一地被标榜为“学道名邦” ,近年国家命名为“历史文化名城” ,更突出的《常熟县志》中特辟“藏书家”一栏,这是全国地方志中所没有的。真的,如果你到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室去浏览一过,你会怀疑自己置身在北京还是常熟。足证赵宋以来这儿是“载籍之场”了。至于邑人著述,现存的《海虞文》 、《海虞诗苑》要你惊奇这个小小的常熟县竟有那么多的人物。文苑儒林的盛况,也许超越了内陆僻地的一州一府,甚至一个行省。
        拨乱反正之余,尚湖风景区开发了,随着经济建设一齐并举,我们创议在小湖甸地处曹氏湖庄的废基上营建“渔庄” ,在市建委和虞山镇委批准拨地的范围内,以朴素高雅的古建筑外型营建两座主建筑:一是“烟雨楼”(匾额集黄大痴字),一是“帆影堂”(匾额集倪云林字)。总称“渔庄” 。为尚湖风景区增添一个人文景点。
        在上述主建筑之外,为了适应来宾的著作绘画需要,自然也须考虑到饮食住宿,因此又须增设客房、食堂等生活上的附属建筑,也要设回廊窗牖和图书馆等,以供佳作的展览储藏;定期举行藏品展出,让全国范围的文艺界知道这些佳作,都是完成在常熟市的湖甸渔庄,而受邀来的贵宾们,“渔庄留宿”好似唐代长安道上的“雁塔题名”一样光辉,这些就靠我们大家来努力争取了。
        在这里要预先声言的,渔庄的接待宾客,不是名公巨卿,也不是富贵巨贾,不管你在文艺界里有多少头衔,却不一定是我们接待的对象,我们所欢迎的是要有真才实学的文人, 艺术轶群的画史,要当众答辩当众挥毫而为众人所认可的人,这里也不问来客的学历经历,只要你有高文精艺,俱乐于延接,白衣处士,荆钗布裙,六洲四海的先生女士们,希望都来光临指教。
       关于接待来宾的供应,这里是朴素的俭约学人生活,膳食好像在家里一般,所收费用仅是最低的工木费,绝不计较盈利。这里没有XO的洋酒,卡拉OK的音响,不跳迪斯科舞,摇滚舞,没有雾鬓风鬟,也不讲究曲线美,有的只是家园土壤,山肴野蔌,有的只是古今中外名人诗文集和备作参考用的中外辞书字典,还有古代名画的图册图片,专供书画家参考,兼作研究讨论的资料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尚父湖波荡夕阳,征诛渔钓两难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穷羞白发为文士,老惭黄泉作国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落叶层层迷去路,横舟缓缓适何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桂枝如雪枫如血,猛忆关西旧战场。
       这是先师于公右任泛尚湖的诗,他是前清的举人,是文人,却身任靖国军总司令,推倒满清政府的统治,征讨各路军阀的叛乱,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中坚人物,上面的诗赋在1929年季秋,那年他51岁,已流露出老去的嗟叹,但抱负还是积极的,他自比姜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木落江潭冷,微波着野航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间几起废,渔钓自羲皇。
        这首渔歌是我十天前在北京应大风堂同门刘力上俞致贞师兄姊之属。题在先师张公大千遗作“秋江渔钓图”之上,也是我创议营建渔庄的思想寄托,在此写出。自份我的力量薄弱,这一创议难臻完善。甚愿具有襟怀潇洒,磊落清贞,爱好文艺各界人士,不论男女老少,大家起来出资出力协助营作,以期达到迅速建成的效果。
       这个渔庄建成以后,不属于某姓某人私有,而属于全村村民所共有,作为创议营建渔庄的人呢,必然早已根绝“传家世业” ,子孙永宝的愚昧思想,担心的却在能继承我们的人,定要是个热爱故乡,珍惜创业,廉洁奉公,正直无私的好人,组织好管理好这个高雅整洁超凡远俗的渔庄,执事者均得坚守庄约,永恒弗渝,让这个小小渔庄,在繁华热闹的江南吴中,保留着一角清静之地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创意人  曹大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993.12.10
 

相关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