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  |  找回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中心 > 站内资讯 > 站内资讯

快讯:张大千之女张心庆常熟忆父亲

时间:2012-05-03 13:21:00 来源:

快讯:张大千之女张心庆常熟忆父亲

[2012-5-3]

    在画坛,他有着“五百年来第一人”的崇高地位,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;在家中,他是个亲手为母亲洗脚按摩的孝子———
 
 

张大千之女张心庆常熟忆父亲
 


 

 


  □苏报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  2012.05、02
  在四川张氏家族中,张心庆在女孩中排行十一,人称十一妹。而现在,大家都习惯称呼她十一娘。82岁的她,依然神采奕奕,弹钢琴、练书法、学电脑,忙得不亦乐乎。
  已故常熟籍著名画家曹大铁是张大千的门生,在张大千诞辰114周年之际,张大千之女张心庆在曹大铁之子、常熟菱花馆艺文社社长曹公度陪同下,昨天第一次来到常熟。
  “我对苏州的印象很深刻。”听说记者来自苏州,张心庆激动地说:“我在苏州住了五年,苏州是我童年时的第一故乡。”张心庆响亮的嗓音、欢乐的笑声时时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:“我父亲和我二伯父张善孖那时就住在网师园。我和妈妈住在桂花厅。我还记得网师园附近有个带城桥,我当时在平直幼儿园念过书,后来到振华小学上的一年级,读了一年书抗战就开始了。”

  事亲至孝

  回家就为母亲洗脚

  张心庆1930年出生在上海。作为张大千唯一的嫡亲女儿,父亲对张心庆的影响殊深。
  “爸爸在我幼小的心灵里,播下的第一颗种子,就是‘孝敬老人、关爱老人’。”82岁的她对5岁时的一个场景,记忆犹新。“1935年,我家住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。阿婆卧病在床,爸爸特意从北京回来看望她。一进门,爸爸就给阿婆磕头,说:‘您老人家病了,我没有回家伺候您,是最大的不孝,请您想开些,不要生气……’爸爸急急忙忙去了厨房,端来一大盆热水,他把阿婆抱起来,给她洗脸、洗手、剪指甲,然后把阿婆脚上的袜子脱掉,再耐心地将裹脚布一圈一圈地解开,给奶奶轻轻地洗那双被扭曲的小脚,慢慢地按摩。”那时候,张大千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。
  张大千有兄弟四人,加上下一辈的子女大家庭里总共有二三十人。有困难,大家一起想办法,张大千总会主动多担待一点。张心庆说,“爸爸不但管家里的人,还主动帮助他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家属。有一次,一位师兄的妻子生病住院,家里没钱,爸爸便拿出我和妹妹上学的学费,帮师兄交了住院费。”
  讲到激动处,张心庆当场给记者朗诵起她早年写的一首小诗: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,爸爸的手是画画的手、神秘的手,可以呼风唤雨,改天换地。想什么,画什么,要什么,有什么。爸爸的手是平凡的手、勤劳的手、智慧的手。给奶奶梳头、洗脚、剪指甲,把病中的女儿从深夜背到黎明,给朋友烧菜、做饭、炖鸡汤……”

  刻苦钻研

  临摹壁画两鬓转白

  张心庆回忆童年时,很开心。她说,当年,我们最大的乐趣,就是几个兄弟姐妹晚上围在爸爸的画桌旁,跟他聊天。记得有一次,我傻乎乎地问爸爸:“徐伯伯(徐悲鸿)的马画得好还是你画得好?”爸爸没理我。我又问:“齐伯伯(齐白石)的虾画得好还是你画得好?”爸爸瞪了我一眼说:“你真没礼貌,小小年纪,不能随便评论老一辈。徐伯伯是专门画马的,当然比爸爸画得好,齐伯伯画虾也比爸爸画得好,我是向他们学习的。”
  “只要一有时间,爸爸就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。”张心庆说,爸爸从不硬性要求读书成绩好坏。但对孩子们的生活习惯、道德品质非常重视。张家的子孙后代有三戒:戒烟、戒酒、戒赌。因此,大家庭中,没有一人敢抽烟、喝酒、赌博。
 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,经历“师古”、“师自然”、“师心”三个阶段,曾经面壁三年临摹敦煌壁画。张心庆说,爸爸不知花了多少财力、物力,还向银行贷款,听说把一家私人银行都拖垮了。他进敦煌时满头青丝,出来时两鬓斑白,那时他才40多岁。
  50岁之后,张大千先后在香港、印度、阿根廷、巴西、美国等地居住,游遍欧洲、美洲、日本、朝鲜、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。所到之处,张大千写了大量的诗词和写生稿,积累了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。
  张心庆告诉记者,她父亲为了追求艺术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1956年,张大千在巴黎时,主动要求与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见面,连翻译都不赞成,认为如果毕加索不见,岂不是丢了你东方大师的面子。可张大千为了东西方艺术交流,多次请见,最终见到了毕加索,两人相谈甚欢。毕加索说:“绘画艺术,在你们东方。”


 
 
  大千赠画

  把普通大众当朋友

  张大千以画谋生,却从不吝啬。无论是达官贵人,还是平民百姓,只要喜欢他的画,向他开口,张大千常痛快应允,不取分文。
  张心庆给记者讲述了她在父亲身边时亲眼所见的两件小事。
  抗战时期,张家住在四川青城山上的青宫庙,张大千经常要带许多画具和纸张上山写生,请了一位叫王青云的人抬滑竿。一天,王青云提出请张大千给他画个像,张大千爽快地答应了。第二天大清早,王青云提着一只山鸡来到张家,看着自己的画像,他高兴极了。张大千却不高兴了:“老王啊,你怎么杀好了呢,这么美的山鸡,要是活的画下来多好呀!真可惜……”
  还有一次在香港,张心庆记得是1963年。张氏父女住的酒店里,有两位负责打扫卫生的服务员,怯生生地对张大千说:“我们想请您画一张画。”张大千笑了:“你们怎么不早说呢?我还以为你们不喜欢我的画。你们每天为我做这么多事,我怎么能不感谢你们呢?我马上动手画。”那天,张大千给他们画了一张松下老人,一张花卉。
  当天有一位客人到酒店来看张大千,看到这两幅画画得非常好,想要出高价买下来。张大千不给,说早有主了。客人一看是酒店的服务员,惊讶地说:“我还不如他们?”张大千生气了:“你有钱可以在我画展时买,我对朋友一视同仁,我们只是工作职业不同,没有贵贱之分!”爸爸把画交给服务员时,两个服务员激动地深深鞠躬,表示感谢。

  国宝名画

  不能流入外国人手里

  张心庆告诉记者,张大千一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但她理解父亲是热爱祖国的。
  1952年,张大千离开香港赴海外侨居时,正是他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。他把身边最珍贵的古画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、《潇湘图》 和《万壑松风图》,以及一批敦煌卷子、古代名画,以极低的价格半卖半送给了祖国。当时,美国人出高价要买,他没有答应。张大千说:“这三幅古画是中国的珍宝,不能流入外国人手中,我不能做遗臭万年的事。”
  张大千离开大陆后,1954年,“我妈妈曾正蓉把爸爸临摹的敦煌壁画279幅全都捐献给了四川省博物馆,爸爸非常支持。”张心庆喃喃地说,“1983年4月2日,爸爸在台北因心脏病发,医治无效病逝。爸爸过世那年,海峡两岸局势不稳定,兄弟姐妹只能望洋兴叹,没能在爸爸墓前叩拜。爸爸生前留下许多的作品和收藏,都捐给了海峡两岸的博物馆,就连他的住所‘摩耶精舍’ 都捐献了,这些就是他对祖国的奉献,对祖国的爱。”
  坐在兴福寺里的空心亭,张心庆声情并茂地朗诵父亲经常教导她的一段话:“一个人没有开阔的心胸,怎画得出雄伟壮丽的山河;不喜爱动物飞禽,怎画得出奔腾的骏马,可爱的小鸟;不热爱大自然,怎画得出参天的大树,美丽的花朵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