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  |  找回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中心 > 综合资讯 > 综合资讯

张善孖墓抢救修缮工程在渝启动

时间:2018-05-12 13:38:43 来源:

张善孖墓抢救修缮工程在渝启动
菱花馆艺文社报道组   18.5.12

  2018年5月9日午,张善孖墓抢救修缮工程在歌乐山正式启动, 20余位张氏后人代表晏良为、晏良密、张之先、张帆,重庆市沙坪坝区宣传部相关领导,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副主席高昶,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李波、重庆市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郭小智,专家学者汪毅、李秀瑜以及大风堂传人曹公度、王云、殷仲灏、王迅、杜钧、孙占元等百余人从世界各地飞至重庆沙坪坝,在张善孖墓前敬礼祭拜。









 

    张善孖墓掩藏在一片香樟林里,走过一条刚铺好的山间小路,圆形石砌的墓冢上长满了青苔,墓冢为长4.9米、宽2.6米、高1.8米,碑文“先仲兄张善孖之墓”由其弟张大千先生撰写。面对如此朴素的墓冢,很难想象墓地的主人在生前所做过的伟事。
 

  

    

 2012年,在市区相关领导的重视下,在张善孖后人和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在松林坡半山坡找到了张善孖墓。“那个时候,墓冢随时都有滑坡塌方的危险。”沙坪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回忆说,随后,经过多方调解,最终启动修缮。目前已基本完成道路通行,预计8月修缮完毕。 

   

  

 
  张善孖(1882-1940年)原名正兰,名泽,字善孖,又作善子,号虎痴。幼承家学,早岁投身爱国革命运动入同盟会,先后任乐至、南部、阆中知事、总统府咨议、财政部佥事、国务院咨议等职,后归隐海上,潜心绘事。携八弟(即大千先生)远学东瀛,归国师叩曾(熙)李(瑞清)门墙习古文学法绘,为人豪爽结社论艺,立足传统并收扶桑绘技。先后豢养二虎供写生取意,悉得其性,故画虎处神态毕真尤著神韵,千姿百态形神兼备,精妙绝伦雄威震宇。其弟大千先生曰:“仲兄以养虎画虎擅名于世,不知其尤精研相马,故其所画,直逼曹、韩”;并擅猿、豹、熊、牛、羊、象、龙、凤等,山水花鸟人物皆精,技法全面,与其弟大千先生同宗石涛;重写生遊历,涉西岳登黄山等名胜,多命笔黄山华山胜景。题材广泛,造诣精深,画风清秀,发唐人之富丽,兼具宋画之致,得石(涛)梅(清)之野逸。名公谢玉岑先生叹曰:“山水比唐六如、邓穆清;人物如陈老莲、张大风;走兽法李龙眠、赵松云,无不精妙。”善孖先生时为弟大千推介当世艺坛名公高手,亦时与弟合作,各显所擅,堪称珠联璧合。大千长兄早夭,二兄善孖成其一生挚爱敬重之人, 善孖先生并素有海上“风雅领袖”盛誉。大千先生时云:“我之所以绘画艺术有成就,是要感谢二家兄的教导。” 抗战中兴化笔为戈同仇敌忾,民族气节浩然长存。先后创造《怒吼吧,中国》、《飞虎图》、《精忠报国图》、《文天祥正气歌图》等系列名作,或借古述今,或激励国人誓死抗日。 戊戌年(1938)与弟大千先生两人筹划,合创画作百八十幅远涉法美两国,举办画展百余次,行义卖募捐,所得美金卄余万,悉数寄回国内支持抗战。时法总统勒勃朗亲赴观展,盛赞其为:“东方近代艺术代表”并授予纪念勋章。转辗美国,画展之余多行演讲。美媒体于显著位置刊登其照其行其言,尊为“画虎大师”;时总统罗斯福及夫人诚邀其至白宫作客,总统夫人亲陪其赴各州作爱国演讲。 海外归来却萧瑟若是,得港友襄助方得返渝;日夜作报告(座谈)会介绍反战时局,誓死抗战,世人咸称其为“爱国画家”。此亦开吾国美术界形式抗战宣传画之先声,并获佳绩殊为可贵。因长期过度劳累终积劳成疾,庚辰十月(1940.10.20)鹤归道山,安葬于沙坪坝歌乐山。。民国元老于公右任先生挥毫叹谓:“名重宇宙生无忝,气壮山河笔有神”,张治中将军挽:“载誉他邦,画苑千秋正气谱;宣劳为国,艺人一代大风堂”(摘自曹公度《堂哉皇哉大风哉》一文)。

 
     

    张家兄弟的故事是画坛的一段佳话。“张善孖比张大千大17岁,所谓长兄为父,可以说,没有张善孖就不会有张大千。可惜张善孖先生走得太早。”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汪毅说,张家兄弟感情颇为深厚。

    张善孖外孙晏良为说,善孖先生除了爱画虎外,山水、花卉、走兽也了不得。1926年,他与张大千开创了“大风堂画派”。1938年,张善子在武汉出任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,为中华抗战美术宣传活动最重要的画家之一,创作的巨幅画《怒吼吧!中国》《勇猛精进,一致怒吼》等,开创了中国抗战宣传画先河,被誉为“中国真正的爱国大画家”。

      “张善孖不仅是张家的,也是民族的。”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主任、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李波说,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,需要张善子先生这样大师,他代表了抗战时期的一大批文人,他们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,以笔为武,爱国主义精神可贵。

 

    如何继承张善孖的爱国主义精神?李波表示,除了修缮张善孖墓外,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还计划修建张善孖博物馆,开发歌乐山又一爱国主义研学旅游基地,打造沙坪坝区又一张文化名片。